水果月曆
請問種樹與念阿彌陀佛的功德何者為大?
27年花20億造林 「賴桑」樂此不疲作者: 盧金足╱台中報導 | 中時電子報–2012年10月16日 上午5:30中國時報【盧金足╱台中報導】廿七年來
花費廿億元
在大雪山買了約十座山頭的林地
人稱「賴桑」的賴倍元不種水果不種菜
只種能水土保持的樹木
還立下「不砍伐」、「不買賣」、「不留給後代子孫」的三不家訓。
他說
土地和樹木都屬於森林
即使未來人離開世界
森林還是能存活下去。
賴倍元家族在台中市大雅區開貨櫃運輸業
但他從卅歲就不再進公司
經營 全由 太太處理
他自己則天天到大雪山「上班」
廿七年來買地種樹領了全勤獎。
家人從剛開始的不解到認同
親友則質疑「是不是被下符了?」散盡家財只為用一把鋤頭
種下一片森林。
廿七年來
他已在大雪山陸續收購一三○公頃果園
林地上本來種的檳榔、果樹全部毀棄
改種台灣本土肖楠、牛樟、雪松、黑松、櫻花等樹種
至今已種植廿七萬棵樹木。
近年「山老鼠」橫行
還雇用十多名員工日夜守護。
抱持「定存地球、種樹還給自然」理念
賴倍元說
種樹不計成本
沒有任何酬勞利潤。
他認為
窮分兩種
一種是窮的只剩下錢
「我這種窮
窮的很富有」;別人看他整天沈浸森林
一無所有
「其實我應有盡有」。
「賴桑」還感召很多大老闆在工廠園區種樹或回老家植林。
五十七歲的賴倍元經營家族貨運業
最風光時曾經包辦台中工業區近九成業務量。
但他決心要走一條和別人不一樣的路
用種樹彌補過去
投資未來。
大兒子賴建忠說
小時對父親整天往山裡跑
他和弟弟很不諒解。
直到兩人都退伍
才逐漸體會父親的信念
最後也加入種樹行列。
現在弟弟追隨父親腳步
到山裡鋤草、種樹
而他本來從事資訊業改開咖啡店
咖啡豆不是進口的
是取之自種的咖啡豆
連有機肥都不灑
純粹感受大地香味的咖啡。
賴建忠開的「雲道咖啡館」不只是賣咖啡
還在都市叢林中負有推廣種樹重任
賣咖啡的九五%盈餘全部捐作種樹用途
在山林間種咖啡。
這杯有故事的咖啡
昨天在市政會議中
因為農業局助印一五○本賴倍元種樹月曆
讓胡志強驚訝「賴桑」的奇人異事
下午以顧客身分到雲道咖啡館加油打氣。
正值賴建忠生日
他高興的說
這是最棒的生日禮物。
「這是我這輩子第一口牛樟咖啡
真的非常香!
」胡志強曾說要將台中打造成一座「咖啡城市」
聽到這個無悔愛樹的生命故事
他感動的說
喝了那麼多年的咖啡
覺得這杯有故事的咖啡不只有「香味」、「酸味」
還有「決心」。
台灣推動造林多年
還以補助鼓勵
賴倍元不申請官方經費
也不接受民間捐款
堅持以一己之力投入「綠循環」行動。
台灣近年常在天災時面臨大地反撲夢魘
賴倍元撫育山林卅年
種樹所為何來?種樹奇人的答案是「種樹不只是種樹
是種下對未來的希望、時間與快樂」。
樓主法安:諾貝爾和平獎得主
德蕾莎修女曾說過一句話:「孩子
你要知道
我們的生命裡做不了什麼大事
但是
我們可以用大愛做很多小事。
」「心」的力量無遠弗屆
一念之差
天地之遙。
一個富有的人捐了十億
自認為功德無量
然一切有為法
如夢幻泡影
終將變滅
若心不誠
八識田中無有善種、菩提種
一切有為終將化為烏有;一個貧賤之人付出十圓
但求眾生得離苦
不取相以為福德淺薄
菩提種生生世世相隨
待有緣起
修得法性身
則超出前者兆億萬倍。
是故
《六祖壇經》云:功德在法身中
不在修福。
師又曰:見性是功
平等是德。
念念無滯
常見本性真實妙用
名為功德。
內心謙下是功
外行於禮是德。
自性建立萬法是功
心體離念是德。
不離自性是功
應用無染是德。
若覓功德法身
但依此作
是真功德。
若修功德之人
心即不輕
常行普敬。
心常輕人
吾我不斷
即自無功。
自性虛妄不實
即自無德
為吾我自大
常輕一切故。
善知識
念念無間是功
心行平直是德;自修性是功
自修身是德。
善知識
功德須自性內見
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。
是以福德與功德別。
南無阿彌陀佛
看你對功德的定義以佛經的說法種樹沒有功德
一樣大 無比是菩提。
無所分別 行的功德 比較重要
他行功德 不知功德 是真功德你分功德 貪念功德 已無功德提點後學 現憤世相 不住功德種阿彌陀 樹阿彌陀 阿彌陀佛
發心如何?.....................
念阿彌陀佛其實沒有什麼問題...........問題在於能不能實解為什麼